從中國海油獲悉,隨著東區(qū)最后一口生產井成功開井,我國首個自營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大氣田于9月6日全面投產。氣田投產后每年將向粵港澳大灣區(qū)和海南等地穩(wěn)定供應深海天然氣超30億立方米。

“深海一號”能源站正輸送凝析油到“北海新希望號”。受訪者供圖

“深海一號”大氣田距海南省三亞市150公里,于2014年勘探發(fā)現,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最大水深超過1500米,最大井深達4000米以上。

“深海一號”大氣田開發(fā)工程項目組總經理尤學剛介紹,“深海一號”大氣田由東區(qū)和西區(qū)兩部分組成,共部署了11口開發(fā)井,采用“半潛式生產平臺+水下生產系統(tǒng)+海底管線”模式開發(fā),共用半潛式生產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并開發(fā)能源站立柱儲油技術,用來存儲深海天然氣中分離出的凝析油。今年6月25日,“深海一號”大氣田西區(qū)已先期投產。

“深海一號”能源站正輸送凝析油到“北海新希望號”。受訪者供圖

“深海一號”大氣田總監(jiān)袁圓表示,“深海一號”大氣田通過“深海一號”能源站進行生產。目前,氣田生產的深水天然氣已抵達位于珠海的高欄天然氣處理廠,并將接入全國天然氣管網;其分離產生的凝析油則依托項目配套建造的國內首艘動力定位穿梭油輪“北海新希望”號實現外輸,該船已于8月30日完成首次深海提油外輸作業(yè)。

中國海油有關負責人表示,“深海一號”大氣田全面投產后,將帶動周邊陵水25-1等新的深水氣田開發(fā),形成氣田群,依托已建成的連通粵港澳大灣區(qū)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天然氣管網大動脈,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帶動周邊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和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