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集承建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自動化停車場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由中集旗下中集物聯的子公司中集智能停車,與香港保華建筑有限公司、香港怡和機器有限公司聯合中標。本次中集中標項目為Park&Fly自動化停車場一期工程,將提供1550個車位。

  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停車場。該項目是香港特區(qū)政府2020年施政報告提及的重點交通民生工程,這也表明中集正在以賦能新基建的方式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助力大灣區(q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分階段提供約6000個車位 助力“機場城市”發(fā)展   據香港特區(qū)政府以及相關媒體消息,香港未來10年將投資超過400億港幣建設“機場城市”,致力提升機場運力與功能,打造香港新地標,助推粵港澳大灣區(qū)經濟發(fā)展。  

 

  據了解,該停車場將實現無人化運營,完全依靠AGV(也稱移動機器人或無人搬運車)機器人自動泊車。AGV機器人在物聯網大腦的指揮下,“馱著”旅客的愛車在停車場有序穿梭,遇到會車,可以靈活的自動避讓。

 

以前,當我們從航站來到機場停車場,最麻煩的是要在沒有空調、宛如迷宮的停車場找車或等車。如今中集的AGV機器人可以根據旅客的航班信息,提前將相關旅客的車輛搬運到停車場出口附近的緩存區(qū),加快取車時間,從“人等車”變成“車等人”,整個取車用時不到3分鐘,比傳統(tǒng)取車方式節(jié)省約80%的時間。   中集的工程師們通過“云大腦”對整個停車場系統(tǒng)實現中央控制,使停車場內所有設備互聯互通,結合成一個共生整體。   此外,停車場還將運用領先的數字化虛擬仿真技術,進行跨數據分析和可視化管理,實現遠程監(jiān)控、巡檢、調試,提升運營管理效率和智慧化程度。     中集發(fā)力大灣區(qū)基建互聯互通 AGV智能應用前景無限   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客運機場之一,也是亞洲最重要的交通中轉樞紐,不少內地居民在出境旅行時都會選擇從香港出發(fā)。等到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建成,該自動化停車場將投入使用,屆時,內地旅客會更便捷地通過香港機場出行。   據了解,本次中標項目并非中集在港澳地區(qū)建造的首個自動化停車場。早在2019年,中集就中標了澳門馬統(tǒng)領立體車庫項目,該項目將于本周將交付驗收,也是澳門首個智能立體車庫。再次彰顯中集在智能停車行業(yè)的領跑者地位,為車庫業(yè)務國際市場開拓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集物聯董事總經理程宏達表示,中集正在以新基建的方式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qū)的建設,加快推動大灣區(q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自動化停車場項目建成后,將加強大灣區(qū)城市間經濟發(fā)展和聯系,方便市民往來,對香港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qū)的整體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向未來需求,中集物聯從停車場景切入布局AGV行業(yè),也意味著中集作為制造業(yè)巨頭正在向制造加服務轉型。   據了解,除了航空,中集物聯還在與鐵路、港口等重大交通樞紐洽談AGV智能應用,助力交通樞紐智慧化升級。  

粵港澳大灣區(qū)(南沙)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張鵬認為,中集物聯此次中標凸顯了中集在立體停車行業(yè)的領先地位。另外一方面,中集是一家國有資本占主導地位的混合所有制企業(yè)。未來我們會看到粵港澳的融合加速,越來越多的國有資本與國有企業(yè)將在新基建等諸多領域發(fā)揮作用,而內地和港澳在類似領域的交叉合作也會越來越多,這意味著創(chuàng)造的就業(yè)和稅收會比較可觀,對于大灣區(qū)整體實力的推動有非常大的正面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是在生活便利層面,也會在更深層次的經濟層面觸達和提升。